届生就结合八受导要和新六成需求兴行期待业指业市场访应
六成八受访应届生期待:就业指导要结合市场需求和新兴行业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3-11-02 08:57:29 【字体:小 大】随着就业环境的成受场需变化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比以往更加务实,届生更看重未来职业发展、期待求和个人能力提升和个人价值的导结实现。
“‘有面儿’不能当饭吃,合市工作中被认可、新兴行业有实际的成受场需收获才能带来真正的获得感,也更能提升我对企业的届生认同感。”武汉某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刘佰佲觉得,期待求和身边很多同学在择业时会更多从个人成长和实际需求出发考虑问题,导结求职更加理性了。合市
“求职要抓住自己最看重的新兴行业东西,懂得取舍”
侯佳今年读大四,成受场需学的届生经济学专业,现在在一家知名投行实习。期待求和在她看来,求职看“里子”还是“面子”是值得大学生好好思考的一件要紧事。而且在面对实习工作和正式就业时,她对于“里子”“面子”也有着完全不同的选择标准。
“实习是为了更好地就业。有一份漂亮的履历能在应聘过程中加分不少。所以找实习工作时我十分看重公司的门面以及职位在行业中的地位,不在乎实习工资少、工作压力大。但在找正式工作时,我则希望工作强度适中、薪资待遇好一些,不会过度去要求‘面子’。”
保持身心愉悦健康、生活水平有保障是侯佳求职时最看重的“里子”,“‘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她告诉记者,自己心中的理想工作是金融类央企的投资岗,“企业性质决定了工作能相对稳定,不容易出现一个部门被裁撤的情况。而投资岗和我专业对口,收入也相对高一些”。
硕士研究生周晴同时兼任本科生辅导员的工作。她明显感到大家求职更加从个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对以往大众眼中的“体面”看得不那么重了。“不管是学生自身还是家人朋友,对毕业后能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有许多期待,但应该明白,没有十全十美才是常态。所以我常提醒学生,求职要抓住自己最看重的东西,懂得取舍。在此之外,能有‘面子’是锦上添花。”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4名应届求职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相比以前很多人求职时看重“有面子”,甚至“面子至上”,八成(80.5%)受访应届毕业生明确表示,如今“有面子”只是锦上添花。
“建议在大二就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而不是临近毕业”
提高就业满意度,大家希望学校能在哪些方面更有作为?采访过程中,不止一名大学生提到,希望学校能够帮助大家做好对职业的了解。
“打通职业想象与现实之间壁垒的关键,就是做好市场调研。但大学生的人脉资源和认知都有限,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而学校在这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刘佰佲认为,应重视发挥校友的“传帮带”作用。
他希望院系能邀请直系学长学姐,回校谈谈专业对口的行业和职业最新发展动向,以及岗位可能面临的应聘问题、求职技巧,帮助在校大学生消除各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更加接用人市场的“地气”。
调查显示,68.4%的受访应届生希望学校能结合市场人才需求和新兴职位或行业,开展就业指导。
中国政法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商学院教授王霆认为,应从高中阶段就开展职业教育指导工作。“高考后专业方向的选择对年轻人未来职业选择和发展影响深远,应当在这之前就让学生对职业有所认知。大学院校也要尽早为学生开设相关的职业指导课程,帮助大学生更早了解自身职业特质、职业兴趣。我建议在大二就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而不是临近毕业。”
他还指出,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就业咨询、招聘资源、简历制作、培训指导等服务。让学生能够便捷地获得相关行业领域的最新资讯,如企业招聘信息、职位需求、行业分析报告等,为就业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持。同时,还要做好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当前就业压力较大,一些学生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可能出现就业焦虑,高校要及时发现及时引导,增强大学生就业韧性,提高就业质量。”
“此外,高校应积极开展双创教育。”王霆认为,在校期间要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申请、与企业互动开展创新创业比赛等,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帮助他们了解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同时,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也是实现大学生个人职业价值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调查中,60.9%的受访应届生认为应当重视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找到职业定位,54.4%的受访应届生建议分阶段持续开展针对性就业指导,解惑答疑,48.4%的受访应届生希望开展就业意向调查,摸底学生求职需求,47.8%的受访应届生建议开源规整企业招聘资源,向学生个性化推送。
本次调查的应届毕业生中,14.3%是专科,75.4%是本科,9.5%是硕士研究生。其中,男生占43.8%,女生占56.2%;家乡在一线城市的占32.8%,二线城市的占38.2%,三四线城市的占21.1%,城镇或县城的占5.6%,乡村的占2.3%。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周晴、侯佳为化名)
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黄子涵
(责任编辑:休闲)
-
吉林省中华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耕人参产业40年 以非遗技艺擦亮“中华参”金字招牌
近日,吉林省中华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凭借其在人参产业的卓越成就与广阔发展潜力,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振兴赋能计划优质选题。40多年来,这家位于汪清县的民营企业扎根人参产业,历经风雨,几度转型,最终走出了一条独 ...[详细]
-
启动!舒城县杭埠河沃孜大桥 编辑:文竹 来源:本网原创 ...[详细]
-
一季度,我州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跨越赶超步伐不断加快,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有升,稳中向好,实现“开门红”,多个指标位居全省第一位。点击此链接下载原视频年初以来,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日益稳固,步入“ ...[详细]
-
安图县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谋划项目,强化项目储备,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依托产业链引进项目,提升项目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吹响项目建设“冲锋号”,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点击此链接 ...[详细]
-
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5年4月辟谣榜
中国赴缅甸救援队需募集资金?企业信用修复需要收费?“智能驾驶”就是“自动驾驶”?短信提示社保账号状态“异常”需速办登记认证?给12306微信公众号留言“许愿”就能成功候补车票?外卖平台禁止45岁以上的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国家医保局3月31日表示,2025年将充分发挥药品追溯码数据价值,构建各类大数据模型,拓展监管应用场景,对串换、倒卖医保药品,空刷套刷医保卡、伪造处方等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 ...[详细]
-
“五一”假期珲春文旅消费活力迸发 东北亚国际商品城成跨境购物新地标
“五一”假期“余额有限”,位于中俄朝边境的珲春市迎来旅游热潮,东北亚国际商品城以"跨境购物+网红体验"的独特模式成为消费新亮点。据统计,该商城日均接待游客突破6000人次,单日最高客流达8300人,较 ...[详细]
-
幻书启世录的捕鱼王考验活动以其独特的机制和丰厚的奖励吸引了大量玩家参与。本活动要求玩家通过合理的阵容搭配和战术操作,在限定回合内完成捕鱼任务,同时应对高难度BOSS的干扰。以下将从活动机制、核心阵容构 ...[详细]
-
年报季大考结束!监管层“长牙带刺”,多家公司因财务不达标遭风险警示
摘要:27家上市公司将于5月6日五一后首个交易日)起被实施风险警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谢 ...[详细]
-
来源: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初审:佟焱复审:李雪梅终审:郭日新 ...[详细]